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国科院研
交通互联融长合作成果两会亮眼-汪华东 |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3-09
【阅读】22 A+A-

交通互联融长合作成果两会亮眼-汪华东 |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在全国两会这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时刻,“长三角”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再次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这不仅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区域内的城市如淮北等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淮北,这座位于安徽省北部的城市,被誉为安徽的“北大门”,不仅是连接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节点,更是长三角链接中部地区的双向“桥头堡”。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淮北市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全力推进与长三角地区的深度融合与合作。

在产业共兴方面,淮北市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积极承接沪苏浙地区产业转移和资源外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配套能力等措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如银邦年产35万吨铝压延、苏高新电池综合利用等相继落户淮北。

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为淮北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淮北市还注重与长三角地区在科研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陶铝新材料等全球领跑科技创新成果,淮北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安徽高等研究院淮北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淮北分中心等创新平台的挂牌运营,更是为淮北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淮北市共实施产学研项目418个,同比增长32.7%,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推动了当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更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交通共建方面,淮北市积极构筑“接徐融长”通道,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用机场选址获批、徐淮阜高速公路建设进度超80%、淮宿蚌、淮阜城际铁路即将全线建成等一系列交通项目的推进,不仅优化了淮北市的交通网络布局,更提升了其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同时,“乐游长三角淮北号”高铁旅游专列的开通,也为淮北市与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浍河航道的“通江达海”更是让淮北市的港口吞吐量超过了300万吨,为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民生共享方面,淮北市与沪苏浙城市开展了广泛的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政府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等合作。

通过共建医联体、专科联盟等措施,淮北市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实现沪苏浙地级市全覆盖,更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此外,淮北市还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江苏师范大学相山实验学校的建成招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淮北市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注重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四季榴园景区“龙脊天路”入选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不仅展示了淮北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淮北市还积极打造长三角旅居养老地和健康养老目的地,通过优化养老服务环境、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等措施,吸引了大量长三角地区的老年人前来养老居住。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市委书记汪华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淮北市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城市,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潜力。其定位不仅是皖北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连接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节点。通过加强交通互联、推动产业协同等跨区域合作项目,淮北市正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中。”

展望未来,淮北市将继续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通过加强产业协作、科技创新、交通互联、民生共享等领域的合作,淮北市将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中,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交通互联融长合作成果两会亮眼-汪华东 |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