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经济和信息化->智慧城市
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5G基站10.7万个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24-03-25
【阅读】93 A+A-

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5G基站10.7万个

中新网北京电 (记者 陈杭)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经营管理·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2023年,北京推进打造智慧城市,实施“光网之都,万兆之城”行动计划,累计建成5G基站10.7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国研政情·经济信息研究智库。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1日发布的《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2023年,北京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全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8766.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2.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R&D经费投入强度自2019年以来保持6%以上

根据《公报》,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自2019年以来连续保持在6%以上,稳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2023年1-11月,规模以上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3501.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工业、科技服务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实现两位数增长。

截至2023年末,北京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7.4万件,增长20.2%,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6.95件,增加24.97件。创新赋能高端产业发展。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1875.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演出、赛事等场景化、体验式消费表现活跃

根据《公报》,2023年,北京稳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消费供给更加丰富。全年新设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6.1万家,比上年增长15.6%;新引进首店946家,增长16.5%;截至年末离境退税商店1058家,增加41家。

电商直播、即时零售等新消费模式快速发展,便利店、超市和仓储会员店网上零售额占三个业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28.6%,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演出、赛事等场景化、体验式消费表现活跃,全年共有339家表演场所举办演出49524场,比上年增长1.4倍;演出收入合计23亿元,增长2.7倍。

以“两区”建设推动高水平开放。建成北京首个国家级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京贸兴”新型国际贸易服务平台,支持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全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3%,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4624.3亿元,增长2.7%。

在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行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外资企业1321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的七成以上,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258家,占14.9%。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全年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12家,治理违法建设2315万平方米。城市副中心建设保持千亿投资强度,第二批市级机关完成搬迁,运河商务区累计注册企业2万余家。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更加紧密,京津冀三地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编制完成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比上年增长1.1倍。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30余家创新型企业、11家中关村集成服务机构入驻。(完)

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5G基站10.7万个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