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国稻种芯
喀什盐碱地2米稻深圳水稻育种新突破 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23-10-25
【阅读】178 A+A-

喀什盐碱地2米稻深圳水稻育种新突破 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南都记者 陈紫嫣 张馨怡 曾海城 通讯员 毛霞 综合新华社 中新网 新疆日报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国稻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国稻种芯·科特派共同体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

记者从10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可以实现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其中,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初显是今年秋粮增产的关键。

作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南海之滨的深圳如今高楼林立。就是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深圳的农业科技尤其是水稻育种方面飞速发展。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了解到,科研人员成功绘制了基于一万余份水稻样本的群体变异图谱,这意味着水稻育种从此有了万份级样本的“数字地图”,为进一步研究水稻基因的自然变异尤其是稀有变异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技术突破

纠正籼粳分类错误,鉴定优异自然变异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基因组的自然变异是基因改良和现代育种的重要遗传基础。因此,要提升水稻育种水平,就必须在大规模的水稻群体中鉴定出自然变异,并进一步挖掘其中的稀有变异及其潜在应用。

研究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商连光表示,科研人员以水稻超级泛基因组为依据,对10548份水稻样本进行了自然变异分类,构建了水稻超大规模的群体基因组变异数据集,这就像一张水稻研究的“数字地图”,为育种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借助“数字地图”的帮助,科研人员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方面纠正了部分水稻籼粳分类上的错误;另一方面广泛分析了重要功能基因在不同亚群中的群体频率,鉴定了其中的优异自然变异。以此为基础,科研人员还建立了面向全球用户的在线数据库平台,为水稻研究提供了单倍型整合分析、变异图谱分析、系统发育树分析等科研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水稻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

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崖州湾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河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核酸研究》。

本地创新

最高2米!深汕盐碱地长出“巨人稻”

8月初,走进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研究基地试验田,附近的村民正在母秧地里育秧,一盘盘装满20余个实验水稻种子的秧盘被放置到田里,等待不久后发芽播种。而田地的另一边还未收割的实验稻田里,稻子长势喜人,稻穗缀满圆润饱满的颗粒,随风摇曳,翻起金浪。

由于土壤盐度较高且含碱分多,盐碱地土地的利用率和作物的产量相比正常耕地大大降低。据专家测算,我国有近15亿亩的盐碱地,其中,近十分之一的盐碱地也就是近1.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在含盐的盐碱地里种植出高产量水稻?这一设想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长远性利好,今年2月22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深圳水稻产业研究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研究院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开展耐盐碱作物研究与示范。

广东分中心分别在深汕水美村、民新村、赤石村、新园村开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育高产高质、与本地生态相适宜的水稻良种。7月初,研究院的成果便已在深汕结出“硕果”。盐碱地种植出的水稻品种“巨人稻”最高两米,亩产达到1300余斤,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摆,稻株如高粱般挺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盐碱地种植出的水稻都可以称为盐碱地水稻和海水稻,‘巨人稻’主要体现在其植株之巨与产量之大,它耐盐碱、抗海水,是真正的海水稻。”



据介绍,一般的水稻只有1.2m到1.3m左右,但“巨人稻”却是一个高个子,个矮的在1米8左右,个高的甚至能长到2米多。另外,与其他水稻不同的是,海水稻们拥有着一颗“红心”,它的果实会呈现出一种漂亮的胭脂红色。这主要是种植海水稻的土地当中富含硒和氨基酸,营养价值丰富。

除了巨人稻这一超级杂交水稻种植示范,2023年早季,基地还种植了31种超级杂交稻和高产优质稻,种植的耐盐碱品种水稻亩产达652公斤,产量非常可观。据专家估计,深汕水稻育种研究潜力巨大,未来部分优质稻种经国家审定后,有望大面积推广种植。

科技援疆

深圳海水稻助喀什盐碱荒滩变金滩

10月20日至24日,第三届南方优品欢乐购暨2023年乡村振兴产品推荐会登陆深圳市南山区欢乐海岸,活动现场设置了帮扶产品展示区、帮扶成果区、美食品尝区、创意集市与公益爱心摊位。现场展示了新疆喀什的大米,中农海稻公司董事长杨记磙教授还为在场观众介绍了海水稻项目。

该项目是深圳乡村振兴、科技援疆、消费帮扶的代表性项目,其团队利用前沿生物科技,研发出超耐盐碱性的海水稻新品种,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种出庄稼来,把盐碱地变废为宝。据了解,2022年11月,在新疆喀什帕哈太克里乡海水稻万亩育种示范基地,中农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0亩海水稻旱作实验(滴灌稻)种植成功喜获丰收,耐盐碱稻旱作栽培技术创新努力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科技援疆贡献福田力量。

“这个新疆喀什的大米看起来很不错,平时家里吃的都是东北的五常稻花香,这次想试试这个帕米尔高原雪水滋润长成的大米,希望它能和新疆的葡萄、哈密瓜一样香甜。”市民赵女士在新疆农产品的展台前接受了记者采访,她表示,当天下班经过看到南方优品欢乐购的现场特意前来看看,“原本以为是常见的美食消费展,没想到居然是助农性质的活动,平时在网上就常购买助农产品,家门口的活动肯定要支持。”

鹏城育良种 天山飘稻香

“深喀万亩海水稻基地”海水稻迎来丰收季

深圳援疆企业中农海稻公司与中国太平旗下企业太平资本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的“深喀万亩海水稻基地”海水稻迎来丰收季。中农海稻在喀什打造的万亩高标准、智能化、数字化海水稻产业园,形成了“政府引导牵动、企业资本带动、科技成果推动、东西部产业联动”四位一体的深喀乡村振兴模式,为深圳对口援喀贡献了科技力量。

据悉,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推动下,中农海稻公司近年来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中,重点建设“高品质耐盐碱粮油作物生物育种中心”,打造深圳和喀什两地联动的耐盐碱粮油作物研发平台,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及盐碱地综合利用作出“深圳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将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海水稻带到这里,进行培育、示范和产业化推广。目前,在中农海稻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喀什市海水稻年产量达到了6700吨

盐碱地上“长”出新粮仓

金秋时节,行走在天山南北的一些乡村,放眼望去,连片的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风起时,稻浪滚滚,目之所及皆是“丰”景。在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肖尔巴格村,成片稻田里满是金黄的稻穗。“海水稻在新疆喀什落户安家,让我们吃上了自己种的优质大米。”9月26日,看着即将收割的水稻,肖尔巴格村村民玉苏普江·买买提说。

这里过去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2023年55岁的玉苏普江是土生土长的肖尔巴格村人,小时候跟着父母种地的情景让他印象深刻,“地不种可惜,种上小麦、玉米等作物,苗稀收成少,还辛苦。坎土曼刨进地里,就会粘一大块碱泥上来。”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昔日白茫茫的盐碱滩变成了“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区。盐碱地上正在“长”出新粮仓。新疆中农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儒摘下一串稻穗,数着一粒粒稻谷,对2023年万亩水稻丰收信心十足。

“一般而言,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1%时,普通农作物品种的生长开始受到影响;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3%时,大部分农作物品种产量明显下降。”李强儒说,“海水稻具有吸收盐分、改良土壤的作用,盐碱地在种植海水稻4年以后,盐分会降到3‰左右,成为高产田。”

深圳海水稻成功扎根喀什

帕哈太克里乡是新疆喀什地区远近闻名的“水稻之乡”,受制于盐碱地和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当地的传统水稻亩产一直不高。2018年,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协助下,一粒来自深圳的水稻种子,创造了荒漠区的农业奇迹。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选育的海水稻种子,在帕哈太克里乡落户安家。海水稻不仅成功扎根喀什,还在当地生根发芽、结出硕果。5年来,有14个引进的海水稻新品种在帕哈太克里乡的盐碱地上进行试种,筛选出了4个适合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种植面积也由当年200亩试验田扩大到现在的1.3万亩。

“海水稻在轻度盐碱地平均亩产600公斤,中度盐碱地平均亩产500公斤,重度盐碱地平均亩产300至400公斤。”李强儒说。高科技给田间地头带来了好收成。“昔日盐碱滩、今朝米粮川”的变化在多地上演。目前,新疆有12个地州市种植水稻。新疆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喀什盐碱地2米稻深圳水稻育种新突破 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谋定处理-国情讲坛:挑战对中国人信仰的否定
区块链+谋定政务服务-经信研究·寇南南对话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