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经信研究
区域发展数字经济战略-万祥军|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0-11-21
【阅读】657 A+A-

区域发展数字经济战略-万祥军|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万赢信采编:

 “新基建下的数字经济,将逐步成为提振我国产业动能、实现弯道超车的决定性因素。疫情给我国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具有警示性,这将直接关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万赢信近日表示,数字经济在疫情期间发展得就很好。也就是说,新基建特别是建设数字经济高地,力度还会进一步增强。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1~5月的投资数据可以看到,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而高技术产业投资则由降转增,同比增长1.9%,1~4月份为下降3.0%。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预计为35.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数字经济对传统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领域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区域能否成为数字经济战略实施、升级的主要阵地?

数字经济促动了什么

何为数字经济?万祥军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0余省定下了数字经济发展目标。那么,从传统工业角度看,数字经济的战略规划具体将为哪些制造业领域带来产业增长?

“由于数字经济将对传统产业的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理论上讲,他对所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制造业都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极大提高这些产业的生产效率。”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胡麒牧进一步认为,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制造业会极大受益之外,实际上一些传统重化工业,如钢铁、化工、能源领域等也正在通过数字化改造进行转型升级。如何理解数字经济的运行模式,是否有产业链的概念?

“数字经济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链,而是多个产业链的有机集合,这里面既有全新的产业也有经过数字化改造的传统产业。数字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是一些共同的技术如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和一些基础设施如新基建要大规模铺设的基础设施。”胡麒牧说。

业界热议的5G建设是带动另一波制造业发展的机遇,比如铁塔和基站的铺设对上游制造业带来的需求等。仅以国内全部完成5G建设布点为预设,数字经济将由此产生多大生产总值?胡麒牧称,鉴于5G信号与4G相比具有穿透力弱、衰减大的特点,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5G基站建设密度要更大。预计我国5G宏建站密度将至少是4G基站的1.5倍,总数或将达到近600万个。考虑5G基站与4G无法共用,这部分基站都是新增需求。

“按照工信部数据,目前累计布设基站只有25.8万个,远远没有达到5G信号覆盖的基站需求,所以未来5~6年内都会对基站制造相关产业带来持续的需求。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0中国5G经济报告》,国内2020~2025年的5G网络总投资额大约1.5万亿元。这笔投资的最大一部分,将花在5G基站的建设上。”胡麒牧补充说。

区域一体化的新机遇

数字技术打破区域合作藩篱。那么,区域一体化发展能否成为数字经济战略实施、升级的主要契机?范恒山认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把握新机遇、运用新要素。“下阶段的重点,是要强化区域发展的数字化支撑,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各个地区超越地理环境、历史基础等,以此来重构我国经济体系、拓展经济容量。”

以长三角为例,沪苏浙皖经信部门于6月6日就“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共同签约,意在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其中包括推进数字经济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超前部署“新基建”,深化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场景应用,开展车联网集成创新和合作等。

胡麒牧对此解读说:“长三角经济规模走在全国区域经济体前列,对于产业升级的方向选择要将机会成本考虑在内。比如,要考虑新产业是否会带来环境污染、会否有过多的消耗等。而数字基建的低成本、低能耗恰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今年4月21日,在《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解读中则强调了要“建设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新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重点园区等”数字产业提振规划。

那么,区域经济体要发展数字经济,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依次推进?胡麒牧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应该经历这样三个层次:首先是技术研发,然后是基础设施铺设,之后是应用场景的拓展。“不过,这三个层次其实是动态交织相互促进的。

比如,技术研发的同时就在尝试成果转化和商业应用。基础设施的铺设需求可能会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不断增大。而应用场景拓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技术需求,又返回来推动技术升级。”胡麒牧补充说。也就是说,数字经济不但可以使得区域一体化下的制造业实现高能级循环,还极有可能因此实现一批技术攻关。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各省第一季度生产总值中,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增速较快。以上海、浙江为例,上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增长15.3%,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5.7%。智能手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33.7%、25.5%、8.9%和7.5%。

而同一时期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增长4.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7.3%和95.6%。为什么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工业机器人?“4G到5G意味着更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也是我们前所未有的弯道超车机会。”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表示,区域产业链的升级就在于是否抓住了这样一个“技术窗口”。

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25.5%的增长来看,更多技术领域正逐步实现攻关。“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突破,需要占据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链主’位置和关键环节,也就是要培育更多核心技术如关键材料、部件等上游的隐形冠军企业。”陈柳表示。

区域发展数字经济战略-万祥军|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