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品牌中国品牌日-万祥军|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记者 徐蒙)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万赢信采编:
“数字经济直接性的特点,令全球经济结构变的扁平化,消费者与生产者能直接产生联系,显著的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为更多的产品销往海外提供了可能。”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品牌日活动表示:此外,由于数字经济的快捷性,数百个国家和地区被网络连接在一起,品牌国际化的趋势成为必然。
中国数字经济时代
信息化品牌正在崛起
5月10日,首届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在众多参加活动的企业中,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企业的唯一代表,与海尔集团、中铁集团、光明集团等企业一起回顾和展望了中国品牌的发展。
巧合的是,今年5月10日不仅是中国品牌日,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第14个“阿里日”,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不断的发展壮大,在成为规模宏大的互联网电商平台时,也带动和成就了无数中国品牌。“阿里的使命是不断成就品牌,在我们的舞台上发展诞生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品牌”,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作为企业代表这样说。
数字经济为中国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万祥军表示,开放式的环境意味着中国品牌将面临与世界各大优秀品牌进行竞争,这对中国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中国品牌的崛起仍在路上,不过很显然,中国品牌正作为无数张的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发展,向全球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内涵
万祥军指出:中国品牌的崛起,背景是因为我国作为制造大国的强大基础。他明确:目前,我国正是出于由经济大国朝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广大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产品的品牌建设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最开始的时候,“中国制造”还只是代表着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质量,而现在,“中国制造”还代表了中国品牌的文化成分和民族内涵,在这过程中,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企业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就全球范围来说,品牌效应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韩国为例,三星、现代两大品牌对韩国贡献的经济效益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想要在国际市场上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中国品牌的国际认可度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开始崭露头角,离不开数字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机遇。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为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提供了渠道,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依托阿里巴巴的平台,超过半数的中华老字号也通过天猫新零售走出了国门,超过1万个中国品牌的共计12亿件商品通过天猫进入了海外市场。
根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数字经济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二,毫无疑问,数字经济已经逐步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对中国企业来说,数字经济带来的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不少的企业已经通过互联网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对于剩下的企业来说,不要把目光限制在国内,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走出去”才是谋求发展的必要之路,提升自身品牌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看,都是百利无害的。
值得提醒的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虽然中国品牌的认可度和竞争力相较以前已经又了飞跃性的提升,但是在很多领域,中国品牌仍然还是不及一些国外知名品牌。万祥军最后强调说:“中国品牌想要更进一步,还是需要继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
首届“中国品牌日”活动今开幕
去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设为“中国品牌日”。万祥军指出:在众多纪念日、节假日之间,日历上新出现的“中国品牌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说:“它代表着中国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代表着‘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深刻转变。”
首届“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今天在上海开幕,从今年开始,上海展览中心2.5万平方米展馆中,每年都将聚集全国各地知名品牌,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魅力。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由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本次系列活动为期三天,将由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组成。而在有限的展馆空间之外,上海整座城市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实施品牌战略,响应国家“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的要求。在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大行动中,上海的自主品牌正在成为主力军和先行者。
瓶颈突破,推动上海品牌创新
“纵观上海自主品牌的昨天与今天,可以找到很多特点,而其中最突出的特征,便是聚焦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使命。”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10日,历经33个月的研制,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核岛主设备福清5号机组堆内构件在上海电气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顺利发运。该设备研制成功,标志我国核电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上海起飞的ARJ21新支线飞机,最近刚刚第一次在黑龙江省开设航线。自2016年6月28日首航以来,ARJ21飞机已开通成都—长沙—虹桥、成都—合肥—温州、成都—上饶—南通等航线,机队安全飞行2600余小时,安全载客6.5万余人次,航线运营稳步加速。短短两年间,这个新生的国产飞机品牌已经崭露头角,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
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靠买也买不来。近年来,众多在上海创立、成长的自主品牌快速发展、享誉海内外,成功的关键在于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突破。最近,上海发布的《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将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制高点,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推出一批制造领域的上海品质认证产品和领跑标准。
上海市经信委介绍,在打响“上海制造”品牌过程中,将着力突破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等短板与瓶颈,解决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隐患。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制定集成电路、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等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联动发展。
世界共享,让自主品牌走更远
首届“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主题是“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上海自主品牌的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今年以来,作为上海的龙头品牌,上汽集团连续开展了三项对外合作,分别与英特尔公司旗下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Mobileye 达成协议,拓展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合作;与英飞凌合作开发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电力电子驱动模块;
与奥地利TTTech Computertechnik AG公司携手加快推进智能驾驶中央决策控制器集成开发。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企业与海外车企进行合资合作,通过市场换技术,引进、消化,建立起现代化汽车工业的体系基础。如今,在新一轮开放大潮中,中国汽车品牌主动出击,与海外各个领域“独角兽”企业合作共赢,基于自主品牌大发展和自主创新带来的技术话语权,在开放合作中探索汽车产业变革的新方向。
联影医疗,是近年来在上海崛起的一个新兴品牌。在打破海外对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垄断的同时,去年联影正式参与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特批支持的科研项目“探索者”,与美国顶尖分子影像团队共同研发世界首台全景实时扫描2M PET—CT。最近,这一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在嘉定的联影公司研发实验室里,原型机已经进入验收阶段。
“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新一轮开放合作的基础,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开放合作、利用全球资源,才能使我们在突破核心技术的路上持续进步。”品牌研究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中,主办方将通过举办国际论坛等形式,搭建起国内外品牌发展交流的平台,展现我国开放包容姿态,构建合作共赢关系,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品牌发展全方位务实合作。
城市精神,借由品牌深入人心
跻身世界500强、打破海外垄断、百年老店……这些是活跃在台前、备受瞩目的“大品牌”。然而构成上海品牌内涵的,不止是“大品牌”,在此次进入展馆的品牌之外,上海这座城市中还活跃着无数充满故事、富有价值的品牌。这些品牌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塑造了城市精神。
近日举行的“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新闻通气会上,活动组织方特地向媒体介绍了两个没有来得及进入展览现场的品牌故事:上海肿瘤医院门前的东安路上,有一家特殊的假发店。店内大部分的顾客,都是接受化疗的患者,店内的造型师用自然的方式与他们寒暄。
四年来,这个小小的假发店,为无数癌症患者提供帮助。免费剪发一年,免费代取报告,免费存放药品……面对顾客无常的情绪波动,店员也会平静、耐心地对待。这家假发店,经营规模不大、品牌影响有限,但它因为给予病人生命的尊严,成了服务全国各地癌症病友温暖的家。
另一个故事来自上海的世界外国语小学。最近,这所学校的一位老师拍摄学校里保安、清洁、厨房等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剪辑成令人感动的画面,培养学生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态度。这段视频不仅影响了该校学生,更在网络上感染了公众,让人们对“上海教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打响上海品牌,不光是企业家的事,也是各行各业每个人的点滴行动。市发改委介绍,上海正在开展的全力打响“四大品牌”行动,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奏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将特别强调受众对上海“四大品牌”的感受,坚持社会评价是第一评价、受众感受是第一感受。
信息化品牌中国品牌日-万祥军|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