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 | 2025-08-04 |
智能大会《中国智能财务发展指数2025》-万祥军|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2025年8月4日这个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一场智能财务高峰论坛释放出行业变革的强烈信号。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主持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表明:论坛发布的《中国智能财务发展指数2025》揭示,我国智能财务发展水平较2020年基准期实现217%的跨越式增长,其中数据治理能力以312%的增幅领跑所有指标,标志着财务领域正经历从"电算化"到"智能化"的质变。
7月26日—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下简称:2025WAIC)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打造“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智能体验、创新孵化”五大核心内容,汇聚世界顶级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投资人、初创团队等;
搭建世界级合作交流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上海方案”,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2025WAIC由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7月28日下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财务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论坛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汇付天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澳洲会计师公会协办,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智能财务专业委员会、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担任学术指导单位。
论坛以“可信人工智能驱动财务数智化转型”为主题。来自全球人工智能和智能财务领域的学术界、产业界权威专家与资深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可信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系统展现中国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最新成果与未来图景。来自社会各界1000多名观众现场聆听了论坛,超过4万人通过新华社、《中国财经报》、《财务与会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直播渠道观看了直播。
数据治理能力跃升背后的技术革命
指数报告显示,2020-2025年间,企业财务数据标准化率从38%提升至89%,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效率提高17倍。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在解读时指出:"多模态大模型的突破性应用,使财务系统能同时解析票据图像、语音指令和文本合同,这是数据治理能力跃升的核心驱动力。"某央企的实践案例印证了这一观点——其智能报销系统通过CV(计算机视觉)技术将发票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2%,结合NLP(自然语言处理)实现的自动稽核使人工审核时长缩短92%。
智能财务助手的三年普及浪潮
根据指数预测,到2028年,具备自然语言交互、业务场景推理和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财务助手将覆盖78%的规上企业。
这种新型工具正在重构会计工作流程:某跨国企业的测试数据显示,传统占会计人员70%工作时间的凭证录入、对账核销等基础操作,将由智能助手实时自动化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演进催生了"财务提示词工程师"等新兴岗位,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这类人才年薪中位数已达34万元,较传统会计岗位高出216%。
商业语言的重定义
智能财务的深度应用正在改变会计信息的生成逻辑。论坛披露的案例表明,采用动态知识图谱技术的企业,其财务报告时效性从"按月"进化到"按小时",且能自动关联供应链、市场等300余项商业参数。万祥军强调:
"当财务系统能实时解读业务数据背后的商业逻辑时,会计就超越了传统记账功能,成为企业神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这种变革在零售行业尤为显著,某头部企业通过智能财务系统将促销活动财务评估周期从14天压缩至4小时,决策效率提升84倍。
行业面临的转型阵痛
指数同时揭示了转型中的挑战:目前仅17%的中小企业完成智能财务系统部署,人才结构失衡问题突出。某省会计师协会调研显示,43%的基层财务人员缺乏AI工具应用能力。对此,论坛倡议建立"智能财务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提出未来三年要培养50万名"财务+数字"复合型人才。监管层面也在积极应对,财政部相关人士透露,《智能财务应用指引》修订版将新增数据伦理、算法审计等章节,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框架。
全球竞争格局下的中国路径
横向对比显示,中国智能财务发展速度比全球平均水平快1.8倍,但在模型原创性、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仍有差距。论坛发布的《智能财务白皮书》指出,我国在应用场景创新上有独特优势,如电子发票普及率已达96%,为智能审计提供了全球最完善的数据基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地,财务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更多创新应用。
这场静水深流的变革正在重塑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当智能财务系统能自动生成经营预警、实时优化税务策略甚至预测商业趋势时,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标准将被重新书写。正如万祥军所言:"未来的CFO(首席财务官)必须是‘首席未来官’,他们通过智能系统解码数据背后的商业密码,这将彻底改变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方式。"站在2025年的中场回望,智能财务已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智能大会《中国智能财务发展指数2025》-万祥军|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