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产业融通创新发展座谈-韩正海|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新闻中国采编-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商道 > 中医药发展大会
金融赋能产业融通创新发展座谈-韩正海|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发布时间: 2025-07-06
10
A+
A-

金融赋能产业融通创新发展座谈-韩正海|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金融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日,全球上市公司联盟、资本界金融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韩正海在"金融赋能产业"主题演讲中,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为切入点,深刻阐述了资本力量与产业创新的共生关系。这场在雄安新区举办的讲话,恰逢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医药成果展隆重召开之际,为传统医学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发展路径。

‌11日-13日,中医药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医药成果展在雄安会展中心隆重召开。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晚举办了“医药专家、企业家、金融家”融通创新发展座谈会,旨在汇聚医药、企业和金融界的精英,搭建一个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新时代下中医药产业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通过跨界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韩正海指出,当前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政策层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中医药振兴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25年中医药产业规模有望突破7.5万亿元;科技层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与传统医学的交叉融合,催生了智慧诊疗、智能制造等新业态。

这种"政策+科技"的双轮驱动模式,使得具有五千年积淀的中医药文化焕发出崭新的商业价值。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医药相关企业年均注册增长率达18.7%,资本市场对中医药板块的关注度提升显著。

面对这一历史机遇,韩正海特别强调构建产业生态圈的重要性。他提出的"中医药上市公司集群"构想,本质上是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流通、服务于一体的价值网络。东方旭企业家俱乐部作为资本运作平台,可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提供学术与政策支撑;河北雄安新区中医药发展促进会则依托区位优势,构建产业落地载体。

这种"金融+学术+地域"的三维合作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中医药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渠道单一、研发转化率低、市场拓展受限等痛点。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其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已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百亿元,培育出多家独角兽企业,这种成功经验值得在中医药领域复制推广。

在金融赋能的具体路径上,韩正海提出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发力的解决方案。对于初创企业,可通过风险投资和天使基金注入"第一桶金";成长期企业适合引入产业并购基金,加速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成熟期企业则可通过IPO或债券发行实现价值倍增。

他特别提到,要创新金融工具应用,如探索中医药知识产权证券化,开发中医药特色保险产品,设立中医药文化ETF基金等。这些举措不仅能盘活沉睡的医疗资源,更能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融结合新机制。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医药领域私募股权融资额同比增长42%,印证了资本市场对该赛道的持续看好。

12日晚举办的"医药专家、企业家、金融家"融通创新发展座谈会,成为理论构想向实践转化的重要节点。与会专家形成共识:中医药现代化需要突破"实验室-临床-市场"的转化瓶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指出,当前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15%,远低于生物医药行业平均水平。

对此,韩正海建议建立"研产销"一体化平台,由金融资本牵头组建专项转化基金,聘请专业CRO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这种模式在长三角某中药创新药项目中已初见成效,使研发周期缩短30%,产业化效率提升50%。

在全球化视野下,韩正海特别强调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塑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但现状是,我国在国际中药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0%,且多以原材料出口为主。他呼吁通过资本市场力量,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药材种植基地和研发中心。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对日本汉方药企业的战略投资案例表明,资本运作能够快速获取核心技术并打通海外渠道。这种经验对我国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面对数字经济浪潮,韩正海前瞻性地提出"数字中医药"发展构想。

区块链技术可确保药材溯源的真实性,AI辅助诊疗系统能提升中医服务的可及性,数字孪生技术则可优化制药工艺流程。资本界金融控股集团正在筹建专项数字医疗基金,重点支持中医药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据麦肯锡研究报告,全面数字化可使中医药企业运营效率提升40%以上,市场响应速度提高60%。

在演讲尾声,韩正海向全行业发出行动倡议:建立中医药产业投资联盟,制定行业投资白皮书,举办常态化投融资对接活动。他特别提醒,产融结合需坚守中医药文化本源,避免资本过度逐利导致的产业异化。这种"商业价值+文化传承"的双重底线思维,为金融赋能中医药产业划定了健康发展的边界。正如他在总结时强调:"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树,既要追求枝繁叶茂的经济效益,更要守护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

“这场立足雄安、放眼全球的金融赋能宣言,不仅为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更开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资本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平台负责人万祥军解读表明:随着多方合作机制的深入推进,一个兼具东方智慧与现代活力的中医药产业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将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能。

在金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中,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金融赋能产业融通创新发展座谈-韩正海|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致辞-于文明|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实业为根基以资本为动力产业-蔡圆园|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中医药核心使命在于治病救人-郎红旗|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跨界合作融通创新发展座谈会-吴玉普|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集美高端健康领域第一品牌-赵建国|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融通创新发展座谈会演讲-赵鸿峰|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提升中医药疗效置于首要位置-张峘宇|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开放共赢平台首届中医药成果展雄安举办 中医药监·中医药发展大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
获刑8年-陈安之首席弟子陈志华亚洲催眠大师微信传销
70年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塑造大变局中的“中国角色”
《繁花》金像影后增重30斤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究竟是为何
李嘉诚分家李泽楷出局 因其婚姻不稳定
中国首迎10万亿GDP省份 2020年26省份今年GDP目标出炉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免责声明
新闻中国采编    未经    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许可不得建立镜,不得转载本网站内所有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