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考古公开课》 谋定论道·国情讲坛:龙门石窟文物复原-新闻中国采编-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丽中国 > 文物收藏
央视《考古公开课》 谋定论道·国情讲坛:龙门石窟文物复原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新闻中国采编网 发布时间: 2023-09-08
372
A+
A-

央视《考古公开课》 谋定论道·国情讲坛:龙门石窟文物复原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

昨日下午,央视科教频道《考古公开课》栏目播出《龙门国宝复原记(下集)》,为观众讲述龙门石窟奉先寺佛首和“龙门最美观世音”的数字化复原历程。

在节目中,龙门石窟研究院科研保障部主任焦建辉讲述道,2019年5月,龙门石窟工作人员在上海博物馆的一次现场考察中,发现了清末到民国时期龙门石窟流失的佛首。这尊佛首面庞浑圆,眼部微鼓,具有典型的盛唐佛造像特征。通过对洞窟内造像大小、缺失佛首处凹槽形状的比对,工作人员最终确定佛首所属的窟龛位于奉先寺北壁。

为了还原佛首的历史沧桑感,龙门石窟工作人员经过反复实验,调制出与文物原本颜色、质感高度相似的颜料,通过人工上色、描绘细部纹理等复原方式,打造出几近完美的复制品。2020年,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一比一3D打印复制的佛首造像顺利安放在了奉先寺北壁一尊等身立佛的残像上。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节目介绍的另一尊造像是龙门石窟万佛洞观世音造像,它以窈窕婀娜的身姿、细腻流畅的雕刻,被誉为“龙门最美观世音”,令人遗憾的是,最能反映其神韵气质的五官部分却遭到破坏。

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主任高俊苹介绍,工作人员根据1910年、1921年的老照片,借助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经过补面、修妆等工序对其进行了虚拟修复,也拉开了龙门石窟数字化虚拟复原工程的序幕。在此过程中,龙门石窟研究院摸索出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残损文物虚拟复原研究展示方法,为文物“活起来”打开了一扇窗。

如果您错过了节目直播,可以通过央视频APP搜索“考古公开课”收看相关节目回放。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通讯员 王青茹)

央视《考古公开课》 谋定论道·国情讲坛:龙门石窟文物复原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国情讲坛国家形象塑造系统-万祥军| 中国国情研究调查平台
俄副总理宣布-解读·万祥军|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组织系统-万祥军| 全球华人影响力评选平台
东方经济论坛组织指导系统-万祥军| 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
国研智库特色思想系统-万祥军| 中国国政研究实践创新平台
第十届“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盛典解读·万祥军|一带一路·可持续研究管理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系统-中国特色新型国家智库建设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2024年度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
获刑8年-陈安之首席弟子陈志华亚洲催眠大师微信传销
70年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塑造大变局中的“中国角色”
《繁花》金像影后增重30斤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究竟是为何
李嘉诚分家李泽楷出局 因其婚姻不稳定
人脉促进实现企业家人脉对接、资源整合和智慧分享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免责声明
新闻中国采编    未经    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许可不得建立镜,不得转载本网站内所有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