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万氏宗亲
对话发明灯芯草剥离机-哲商对话·万鹏:“链”出绿色产业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9-01-16
【阅读】1324 A+A-

对话发明灯芯草剥离机-哲商对话·万鹏:“链”出绿色产业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万权报道 赢信采编:“我种了3亩灯芯草,在收割之前就已经被预订了,全部销往新加坡,大约有5万元的收入。”抚州市临川区荣山镇新街村70岁的村民饶云生一边加工灯芯草,一边对记者说。今年,临川区大力发展灯芯草种植,面积接近2万亩。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精准扶贫“一镇一品”

灯芯草“链”出乡村绿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目前灯芯草以及成为抚州临川精准脱贫,带动致富和振兴农业的主导产业,据当地的老农说亩产量可达320公斤,亩产值可达6000余元。”在调研考察座谈会上, 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表示,在临川区有数百年种植历史,荣山是中国最大的灯芯草生产基地之一。他说:“灯芯草全身是宝,茎可编草席,茎皮可以做榻榻米和蓑衣,灯芯可以做枕头芯、蜡烛芯,并有利尿、通淋、消心火、除水肿和治疗口舌生疮等许多药用功效,

时下正值灯芯草收割季节,走进抚州市临川区荣山镇,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晒的都是灯芯草,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出阵阵清香。万祥军明确,该镇把灯芯草作为“一镇一品”特色产业进行发展,现已形成了规模种植。通过该镇的带动和辐射,现在河埠、东馆、腾桥、龙溪等乡镇均有种植。催生了100多名经纪人,产值超过4亿元,使该区7000多名农村闲散妇女年创收6000万元,人均增收8200元。

“今年灯芯草收成怎么样?”“家里近来生活状况怎么样?”在临川区荣山镇贫困户金桂花家的灯芯草田里,帮扶干部徐燕清正在帮贫困户收割灯芯草并与金桂花聊天。收割灯芯草为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推进灯芯草为主的产业扶贫,近日,临川区荣山镇党委政府要求130余名帮扶干部深入到贫困户生产一线去了解情况、精准帮扶。

连日来,荣山镇帮扶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与贫困户一齐抢割灯芯草,传达对他们的关心,积极向帮扶对象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的艰苦奋斗精神,积极面对生活,尽早脱贫。“今年以来,荣山镇对202户贫困户落实了产业扶贫措施,将灯芯草作为 ‘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通过贫困户灯芯草产业基地示范带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对记者说。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该区按照“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灯芯草合作社,使灯芯草生产、加工、销售由过去的分散经营,逐步走上了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道路,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农民种植灯芯草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一些人还建立了灯芯草销售网站,经常在上面发布灯芯草的市场价格、销售地点等信息。

临川区坚持把灯芯草作为荣山镇“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进行扶持,在区供销社支持下,区灯芯草协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积极帮助当地灯芯草企业和灯芯草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通过延伸产品线,以主治失眠心烦为主,逐步推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灯芯草枕芯、灯芯茶、灯芯草席和榻榻米等创新产品,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东南亚等地,经济效益明显。

同时,临川区荣山镇灯芯草协会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在荣山镇政府三楼会议室举行,该镇党委书记吴孟荣、镇长帅国华等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现场大会主要通过了《临川区荣山镇灯芯草协会章程(草案)》,与会的灯芯草从业者代表民主投票选举产生出协会并选举产生出协会首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理事,明确了协会的成立,将肩负起大力发展荣山镇灯芯草事业的责任。

灯芯草集市首任协会会长王安明在会中表示,将积极带领协会开展各类灯芯草产业管理及发展工作,优化该镇灯芯草发展产业链,适应时代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力量,发挥传统产业致富利民的积极作用。吴孟荣向新当选的协会会长等表示祝贺。

希望协会成立后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企业、合作社、供销大户强强联合,信息共享、规范行为、组团发展。全力做好灯芯草产销协调、信息、服务、技术等工作,推动灯芯草产业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真正打响荣山灯芯草品牌,推动灯芯草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临川区荣山镇不断引导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三种模式,把灯芯草作为‘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和精准扶贫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发展向好。万祥军说:一是通过“党建+”助力灯芯草强力发展,做到“好服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秉承“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理念,把发展好灯芯草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支撑产业来抓。党建+灯芯草,充分发挥该镇24个党支部作用,把党组织活动延伸到产业链上,党员干部引领营造良好的灯芯草产业发展业态,强化灯芯草技术指导,做到“好服务”。

“合作社+”扩大灯芯草种植面积,做到“好收成”。今年以来,该镇相继成立了荣山惠民灯芯草合作社、新安灯芯草合作社等多个灯芯草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的运作模式计划三年内覆盖全镇。合作社+农户+经销商的模式,产销一体化,种植规模也更科学。同时合作社定期举行农户、商户见面会,针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难点进行交流,并针对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生产阶段的改善,做到“好收成”。

“互联网+”拓宽灯芯草销售渠道,做到“好效益”。在新媒体2.0时代,“互联网+”,电子商务也在逐渐拓宽灯芯草种植农户的销售渠道,通过网络,荣山灯芯草跨越地域限制,畅销国内,还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灯芯草种植户人均可纯收入3.2万元,仅“挑草"一项便可人均年增收1.2万-1.3万元,做到“好效益”。

图示:万鹏在调整灯芯草剥离机。

图示:CCTV《我爱发明》节目中的人机大战场面。

图示:精选已经通过剥离机剥离的灯芯草。

图示:新发明的灯芯草剥离机。

图示:万鹏(中)正和工人们一起探讨技术问题。

图示:黎久荣(左)和万鹏(右)正在通过电脑查阅资料。

“灯芯草剥离机”研制成功

彻底改变灯芯草的加工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数百年来,村民加工灯芯草都是靠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极为低下。为了改变这种传统加工灯芯草的状况,当地村民万鹏决定研发加工灯芯草的机器。他和黎久荣一起,用了整整3年时间,成功研制出“灯芯草剥离机”。今年年初,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10月5日至9日,中央电视台CCTV10《我爱发明》栏目组专程到荣山垦殖场采访灯芯草剥离机的发明者黎久荣、万鹏、黄国年,对发明者的产品从手动、半手动到机械化三代研制过程连续进行四天拍摄记录,并通过举办人机比赛,对比两种方式检验设备与人工剥离灯芯草速度。节目《巧剥灯芯草》于2018年11月27日 18:50播出。万鹏和黎九荣发明了一台灯芯草剥离机,通过负压电机吸附灯芯草从而完成喂料,剥离,收集草芯等一系列的工序。大大地提高了剥草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力。

据了解,央视《我爱发明》栏目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全国性电视科普节目。该节目鼓励全民以智慧立业,传达“发明改变命运,智慧创造财富”的理念。是国内首个鼓励国人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创业的电视节目。栏目为内景演播室结合外景短片,其中内景演播室设置主持人和科学顾问。从2010年12月12日开播,每期节目时长为42分钟。在每期节目中,观众除了通过外景短片了解每个发明诞生的经历和发明人的故事外,还可以通过演播室主持人的实际体验、道具演示和原理分析,充分明白每一个发明的奇思妙想之处和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灯芯草剥离机的问世,彻底改变灯芯草的加工模式。“从种植灯芯草开始,几百年来,人们都是靠手工挑草。现在有了这种机器,将宣告传统加工灯芯草时代的结束,对灯芯草产业升级有着深远的意义。”临川区科技局负责人对前来调研考察的万祥军说,从开始研发灯芯草剥离机到现在的成功,三年多的时间里,总共花费了资金100多万元。虽然这个机器没有批量生产的需求,但是黎久荣和万鹏还是认为他们这样做非常值得。“我们可以说改变了灯芯草手工加工的历史,从今以后,人们再也不用从早到晚挑草了,可以空出更多的时间做别的事情。”黎久荣说。

调研考察后万祥军说:“灯芯草剥离机的出现,宣告传统加工灯芯草时代的结束,同时将进一步扩大灯芯草的种植面积,推动临川灯芯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灯芯草剥离机是三名农民历时3年自发研制,经过20多次的实验,于2016年成功研发,灯芯草剥离机是运用气电送草、实现一次性同时双向送草200根,效率相当于50个人一天8小时的工作量,出品率控制95%以上。发明者万鹏说:“灯芯草剥离机效果比手工操作要快上几十倍。我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创作,还能上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非常高兴,这让我今后继续从事小发明更充满信心。

回顾2013年春节,黎久荣带着万鹏回到家乡。在荣山镇,万鹏看到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村民挑草。他发现这样挑草速度慢、效率低。万鹏当时就萌发了研制机器加工灯芯草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得知两人要研制机器,长期从事灯芯草收购的荣山人黄国年表示从资金上大力支持。

黎久荣和万鹏先后辞掉在机电公司的高薪工作,找到湖南长沙一家公司的厂区,潜心研制。但是,他们的研发一开始就受到家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两人的妻子对他们的行为十分不满。“我们那时在公司上班,月薪都有1万多元。”黎久荣说,辞掉工作后,不仅没有了工资,而且还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制,家人当然反对。但是,两人决心已下,也顾不得那么多。

黎久荣今年41岁,从小在农村长大。童年时期,他看到村民从早到晚都坐在家里挑草。这样不仅辛苦,劳动的成果还很小。他的梦想就是改变传统手工挑草,能不能改变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让村民从高强度的劳动中解脱出来?黎久荣脑子灵活,也爱钻研。他一直把这个想法放在心里。高中毕业后,黎久荣报考了南昌大学机电专业,认真学习机电技术。毕业后,他又到东莞一家大型机电公司上班,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务工期间,黎久荣认识了湖南长沙人万鹏。万鹏也是学习机电专业,和黎久荣的爱好一样,喜欢钻研机器制造。

在研发前,黎久荣和万鹏翻阅了大量的机电书籍和资料。他们发现,在全国从来都没有人涉及这个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研发困难可想而知。两人整天关在工作室,讨论、设计、操作,没日没夜地投入到研发当中。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一台手动灯芯草剥离机生产出来了。在运行过程中,两人发现,虽然机器可以实现将草壳和草芯成功剥离,但是送草还是要人工一根一根送到机器里,效率不高。

要提高机器效率,送草是关键,也是最大的难题。黎久荣和万鹏为了搞好研发,他们自己掏钱到全国各地的机电厂参观学习,并请教国内一些知名的机电专家。但是两年多的研发,没有取得意想的效果。决不能半途而废,两人鼓起勇气继续埋头苦干,专心研制。经过反反复复几十次的实验,2016年,黎久荣和万鹏终于成功研发出灯芯草剥离机,实现一次性同时双向送草200根。“一台机器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50倍,每天可以加工灯芯草500斤,产出草芯50斤。”研发成功的那天,黎久荣和万鹏都激动万分。

随着灯芯草剥离机开始加工灯芯草后,临川各乡镇种植灯芯草的村民越来越多,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发展到河埠、龙溪、东馆、腾桥、鹏田等6个乡镇的村民种植灯芯草,面积增加了1万多亩。“以前村民不愿意种灯芯草,主要的原因就是挑草太费时间,如今有了剥离机,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万鹏和黎久荣说,不仅如此,有了灯芯草剥离机后,他们收购村民的灯芯草时,每斤还上涨了2元,每亩可以帮助村民增收3000元。如今,灯芯草种植户都打心底感激他们。他们说,灯芯草剥离机让灯芯草种植又轻松、又赚钱。

对话发明灯芯草剥离机-哲商对话·万鹏:“链”出绿色产业

7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