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记者手记
成就整个团队的精神气质 林珊珊:我世界看自己和他人挣扎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1513 A+A-

成就整个团队的精神气质  林珊珊:我世界看自己和他人挣扎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林珊珊生于1985,广东揭阳人。2011年进入南方人物周刊。代表作有《少年杀母事件》、《九号院的年轻人》、《线人》等。爱好呆坐,厌恶格言。 

入选理由

林珊珊 2013年表现突出,高质量完成多篇重头稿件,其中封面报道《王岐山和他的朋友们》中的《九号院的年轻人》(与杜强合写,林珊珊为第一作者),深度采访了多位重头人物,饱满地呈现了上世纪 80年代引领中国农村改革的“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成就和整个团队的精神气质,将王岐山放置在历史的维度和氛围里,既生动,也有说服力,是《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最有影响稿件之一。

记者感言 

我又时常没心没肺分裂出去,看自己和他人挣扎。跌宕起伏的激昂和破灭中,漫天飞舞的泡沫中,仍对“真实”好奇,千百万个自我世界终究建成什么样的形状?英雄的梦散场,常人之心驻留,只是得过且过地想着,这又何尝不是记录的好时光。 

一 

小时候我家门口是一条公路。每天,我都坐在家门口看人来人往,车流不息,总觉得公路通向一个硕大无比的世界,让人惊奇又向往。某个傍晚,长途客车打开车窗,头发蓬乱的女人伸出脑袋,茫然望一眼,打了个深深的哈欠。不知为什么,这画面记了20余年。似乎朦胧中获得旅人视角,有永恒变匆匆、熟悉成陌生的流离感。

晚上睡在二楼最靠近公路的、凸出来的小房间,听汽车从远处驶来,呼啸而过,多神秘。有段时间一躺下就热烈幻想未来,又觉得无常,因而每天祈祷,愿在第二天如常醒来。那时我6、7岁,刚从孩子的自我世界走出来,成天都在琢磨,墙有“我”吗,树有“我”吗,妈妈有“我”吗。如果万物有“我”,“我”也不过是偶然、会消逝,是沧海一粟,就连看电视时,也难免把对超人的自我投射挪到怪物或是被怪物踩死的人群上。

童年故事似乎已是传奇人生、成功人士的专利。可我只是想说,从童年的“我中心”走出后,对各式各样的“我”的兴趣就没有中止过。没想后来做了人物记者,时常坐长途汽车,蓬头垢脸对着窗外打一个深深的哈欠,在陌生的角落下车,和陌生的人聊他们的人生。有时聊得昏天暗地,回过头才觉得似乎越过界限,觉得沉甸甸,像丰收的满足。 

两年前在广州,我住在同事狗老师家里,每次出差回来,总会没完没了讲述遇到的故事。我们热衷于自我暴露,相互剖析,时常聊到天亮,有一回建立了人性立体坐标轴,声称要把所有认识的人都装在里面。当然第三天就抛诸脑后,只是相互取乐的游戏罢了。

不过这几年真是沉浸在他人的世界里。检察官的救赎与自我救赎、打工者如何度过十年、线人的灰色生活、香港黑社会老大的社会……有一年刚过完春节,作家洪峰被打,我背起包就跑到云南。采访得太晚又胃痛,干脆住到医院。夜里各自躺在病床,聊了整个通宵。没有采访提纲,沿着精神线索、生命尊严的体验漫谈下去,想来真是宝贵经历。采访县城里的少年拳击队时,和少女队员挤在一张小床上听她小声讲述自我,也很难忘。拳击手的热爱,小镇少年不自知的纯真都让人觉得美好。 

采访各式人物,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每一个人逻辑构建、价值选择、内心镜像的形成、意志的运行、命与运的呼应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我世界”。人们如何自我认知,如何说服自己相信自己,如何处理本能和天性。置身于矛盾和冲突,人如何选择,如何重新发现自己,各自的驱动力是什么?每一次探询,即便只是浮光掠影,也有迷人之处。

同事小S老师就说,做人物记者实在奢侈,只要心诚一些,有人就会把他一辈子的故事讲给你听,事后还有工资可拿。这是他几年前说的,不知如今有没变化。我偶尔怨天尤人,怀疑意义,厌恶重复。但做人物记者这几年,确是我有过的最好的时光。

二 

第一次接触人物报道,是在2007年。那年我获得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的机会。整个夏天吃苦耐劳,三个月后才有了独立写稿的尝试。记得是关于体育彩票标兵发现制度漏洞后空打几千万彩票随后被判刑的案件,惴惴不安交了四千多字后,编辑蒋志高老师说,2900万全部写成了2900块!我沮丧到极点,准备被骂一通,他却在MSN发来一行字,“摸到人物报道的边了”。我问,什么是核心?他回了两个字:人性。

误打误撞遇见了人物报道,有开了窍的感觉。不久后,傅小永老师离开广州,将他未完成的选题留给我。当我和蒋志高老师说起这少年杀母事件时,他说你要放开写,写出不一样的文本。我自然不知道什么是“不一样的”,但很快投入进去,几乎每天都往返于广州大学城和少年的城中村之间。

有一次蒋老师来城中村采访,可能是为了核实我的工作吧。到了吃饭时他说,你要写出牛逼的报道。我吃惊地说,我恐怕不行。他说,你行。怎么听着那么像励志故事呢,我至今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比我还有信心。临写前他问我打算怎么写,我说以一天写一生,以烧烤之路的空间转移推动时间进展。他说行,念出一句话给我作为开头。后来居然就上了封面,获得大奖。

那一年年末,我参加人物周刊年会,感觉像是摸中彩票,非常恍惚。编辑曾繁旭老师说,对文艺青年来说,“文艺”总是使得人生更艰难,而我幸运地将之转为优势。我琢磨这“文艺”,说的是某种柔弱的情感吧。上大学时,我们想象的“社会”势利又残酷,那些柔弱的情感成天无所事事,甚至被告知不合时宜,需要改造。可在这工作中,爱瞎琢磨的那部分便理直气壮地释放了,释放的结果是开启了关于自我的探索。 

大四暑假,我去七个省份采访乡村教师,随后就放弃工作读研究生,试图读书静修向内生长。有一段时间,我还记录起情绪变化和环境入侵情况,像在各个角落装了摄像头。没想到探究工程还挺艰苦,可后来又无意发现,通往内心深处是理解他人的捷径之一。

三 

不知不觉从事人物报道已有5年。采访的乐趣很大,写作的焦虑不少,越来越觉得人物报道的不可能。人物如此驳杂,如何声称还原?2013年年初,我花了五六天赶出浦志强的封面报道,和3位实习生完成二十多个外围采访,跟访浦志强两天半。写完不甚满意,在内部交流时说,外围采访不应只是信息提供者,还应成为打量主要人物的坐标轴。人物坐标轴往往能织出更细致扎实的时代纹理。 

后来同事杜强发现了1980年代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九号院)的年轻人,他兴奋地问,他们许多人已成当下中国中坚,为什么当年改革能得以启动?对当下有何启发?讨论过后,一直没找到合适传播时机。后来编辑白伟志老师策划王岐山选题,和我们商量时,我一下想起九号院来,通过人物群体的故事表达改革问题,以地理概念凝聚线索,也为单个人物报道增加层次感。白老师很兴奋,鼓励我沉下心拿出扎实报道。报道采访了近20人,整理录音40多小时,尽管还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但多少弥补年初遗憾。 

我原以为要“九号院的年轻人”开口会有难度,毕竟这个机构已是撤销三十年,没想到每个人讲起往事都很动情,还流露出纯真神态。看到翁永曦先生站起来为我庄重朗读杜润生一段话时,我心想结尾就是他了。报道刊出后,我收到一位受访者给我写的信,信纸印着“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心中涨满了感慨。 

受访者很少将这机构称为农研室,而代之以9号院。地理式的称呼总包含图腾意味,凝聚着人们的情感、精神和期盼永恒的愿景。采访时我就老想着被代称为289号院的南方报业,30年后人们将如何叙述它? 

称为289号院的时候,它是和理想主义之类的词汇联系在一块的。这词汇如今使用起来有些困难,难免陷入情绪。就连不轻易激情也不轻易幻灭的自我要求,也不知是不是犬儒。可仔细想想,驱动力并没有消退。尽管这职业如今多少有些灰头土脸。媒体人失望离去,“改变中国”的豪迈一去不返;精神上也不够体面,亲戚朋友电话,都要问陈永洲怎么回事。

周末和朋友吃午饭,他善意提醒,激情燃烧五六年就没了,还要面对生活呢。我想这生活,就是房子车子孩子吧,想起来自然是一抹黑。可我又时常没心没肺分裂出去,看自己和他人挣扎。跌宕起伏的激昂和破灭中,漫天飞舞的泡沫中,仍对“真实”好奇,千百万个自我世界终究建成什么样的形状?英雄的梦散场,常人之心驻留,只是得过且过地想着,这又何尝不是记录的好时光。(作者系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代表作品 

作品名称: 九号院的年轻人 

刊载媒体: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时间:2013年8月26日 

作品影响:风起云涌的八九十年代在今天看来都已成为历史,可我们分明看见它深深的投影,变革之路是如此坎坷而扭曲,那些当年的年轻人已人到中年,那份事业未尽的怅然也跃然纸上。丰富详尽的史实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富有价值的思想遗存令本文具有了史料的价值。

作品名称:拯救“文革”博物馆 

刊载媒体: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7日 

作品影响:北大公益传播奖给本文的致敬词如下:一个人,一件事,一段历史。纵横交错的线索,搭建了一个庞杂的叙事框架。作者有如历史蛛网上的蹒跚行进者,步步导览,将“文革”这一精神和历史漩涡中的卷入者,一一呈现,一一辨识。读毕犹如从窄门入,而有洞天之感。

作品名称: 小城拳击队

刊载媒体: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时间:2013年4月22日 

作品影响:西南一座小城里的拳击手,注定是个小众的题目,但不妨碍它成为绝佳的特稿题材。一个失意而倔犟的中年人,一群涉世未深的少年,在艰苦爆烈的拳击运动里堵上自己的命运,希望、失望,愉悦、惆怅,全都来得鲜活丰满。采访和写作成了带来满足感的事情,像观赏一株人生的盆景。

围观珊珊 

这姑娘爱上了马拉松 

施雨华 

与珊珊相识时间不能算短,却说不上有特别深的了解。索性借这个机会同她作了两次简短的访问,介于日常闲聊和工作探讨之间。 

 珊珊告诉我,她是2007年的夏天到杂志社来实习的,刚好在《南方人物周刊》创刊3年后。现在回过头来看,那几年的实习生水准相当之高,对新闻这个行当也比近几年的实习生更有热情。张欢、李乃清、郑廷鑫后来很快都成为了同事,赵佳月在外头转了一圈也回到这里。

实习生来了又去,一张张青春的面孔由陌生而熟悉又从熟悉回归陌生。和多数人一样,我注意到珊珊是在她写出《少年杀母事件》后。但这次我才知道她在杂志社实习的前半年,除了一个小稿件,把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篇报道里。老话这么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可惜有太多人不明白或者没有在行动中践行这个原理。 

不久,《少年杀母事件》获选《南方周末》2007年度的“传媒致敬之特稿写作”。评语最后一句是,“我们对年轻的第一作者表示敬佩,她是一位实习生,也许,‘有野心的年轻’正是新闻事业延展的基石。” 

这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一般说来,杂志社并不会把重要的稿件交给实习生去写。当时的编辑蒋志高却是一个勇于破戒的异类。或许这么说离事实并不太远:这篇报道的成功,至少有一半应当归功于他。而珊珊捕捉机会、专注投入的能力之强更令人吃惊,编辑的超常规信赖没有被辜负。这篇报道的风格和手法在同行当中并不是没有争议的,但对珊珊本人是一个脱胎换骨的经验却毫无疑义。 

有一个如此之高的起点,接下来的突飞猛进似乎是可以预期的。然而珊珊又一次令我们意外。一年之后实习期结束,她放弃《南方人物周刊》的邀约,选择回到学校攻读研究生。当然,3年之后,她还是回到了这个令人温暖而感怀的大家庭。 

现在,做了两年半职业记者,珊珊却说她至今仍然不太习惯“职业操作”。有些人拿到一个选题后立刻会有清晰的思路:哪些人需要采访,哪些人不需要采访,哪些人特别重要,哪些人价值不大……她不是这样。虽然采访经验越来越丰富,但她总是什么角度都尝试一下,不对一个选题很快下判断。她认为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的办法,或者说她比较“贪心”,因为总是怀疑还有更好的角度。而她的确常常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值得探寻的新主题,继而投入新一轮采访。 

用她的话说,她不是在钓鱼,而是在撒网捞鱼。她倒想得挺透彻:“采访的人多,那是因为你没采到大人物嘛。采到大人物其实相对会好一点,没采到你当然就要花更多时间去做外围。你磨一磨,大多数人还是会给你一点时间来聊的。”一旦聊起来之后,常常会出现超出预想的内容。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珊珊有两篇报道广受好评。一篇是《九号院的年轻人》,一篇是《韶山冲的世俗与神圣》(刊出稿与原稿很不一样,这里说的当然是原稿),采访量之大都是异乎寻常的。她每天早晨7点起床,采到傍晚6点回住处。除了少量的记者,在韶山冲主要有两种人,一是当地人,一是游客。 

她的操作方法是:“我每天都坐在那边蹲点。我不是不挑人的。如果我跟他眼神交流一下觉得眼神毫无光彩,或者有些人语言没法沟通那就放过了嘛。有些人我发现他有特点就会跟他去聊。如果我估计自己要写到他,就会跟他说我是个记者,可能会写到这段谈话。”可以想象,做那样的采访有重复、枯燥、乏味的一面。但她硬是一下子就做了18天。 

珊珊说她其实并不相信一个采访真的可以深入人的内心,但在努力的程度上她是“没有上限的”,“只要截稿期还没到,我会一直做下去。”不会感到厌倦吗?“会。但是痛苦也会做下去的。”多数时候她会阅读几乎所有的相关报道。她没给自己留多少时间“休闲”。 

有时她也会抱怨,会宣称自己不想干了,问题是一方面其他事对她没有吸引力,一方面她有一种“讨厌的责任心”。例如她不太会给人挑礼物,但她会花一整天时间淘宝,尽可能找到对方可能会喜欢的物件——也就是说即便自己不擅长的事,她也会力求做好。 

“我有时候甚至分不清是兴趣,还是说交给我了我就要去把它做好。”其中当然有好胜心,但更重要的是,她常常对自己不满意。别人的好评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她这种自我怀疑,但归根结底,有没有做好一件事要看与自己内心的标准有多少距离。此外她的执行力也会因为牵涉对象的不同而有弹性。“需要对他人负责的时候我的执行力是很强的,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的时候就没那么强了。” 

其实在我印象中,珊珊是一个羞怯的人,甚至还有些笨拙。我说不好,只是觉得这羞怯和笨拙里,已蕴含着解读她的独特美好的密码。她要是知道我这么说她,或许会手足无措。她常常对自己的美好不够自信,常常以自嘲回应别人的赞美。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比别人更高。大多数人只是把记者当作职业,她某种程度上把它当作事业;大多数人选择100米、200米的旅程,而她一不小心爱上了马拉松。(作者系南方人物周刊主笔)

 @enclavetj(杨潇):这短平快的时代,人人都寻找着自己的长尾,但杂志记者还(在所有领域)编织着那些细腻悠长可堪回味的长报道,假装世上还有一些伍尔夫说的“普通读者”。他们过时了吗?不妨看看我的同事林珊珊的《逃离的宿命》、《九号院的年轻人》、《小城拳击队》、《香港往事》,记录者自有尊严和荣耀。

曹轲点评 

词:故事 

记录社会、记录历史的方式多种多样,大众传媒的大量报道只有从事到事的描述,是似曾相识的事件、事故,而非故事。最大的缺憾在于人物缺位,乃至人性缺失。厌恶重复、厌恶格言的林珊珊,用千锤百炼的老故事、慢故事,徐徐展开了日常新闻难以抵达的新世界、新境界。

成就整个团队的精神气质  林珊珊:我世界看自己和他人挣扎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