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经验交流
被拍摄者最耐人琢磨的一刻 姜晓明:好照片是意外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1358 A+A-

被拍摄者最耐人琢磨的一刻 姜晓明:好照片是意外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姜晓明2004年至今,任职于《南方人物周刊》;2003年至2004年,任职于《外滩画报》;2000年至 2003年,任职于《中国新闻周刊》。姜晓明是任何一家市场化媒体都渴望得到的摄影师,《南方人物周刊》因为他的照片而增添了很多光彩。在 2012年,他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他的照片呈现了被拍摄者最耐人琢磨的一刻,而这背后是他的思考和阅历。假以时日,相信在后代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闻史里,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粗略地回顾了一下 2012年拍的照片,满意的不多。封面照片里,崔健、昂山素季还算可以。《穿越》发的朝鲜那组也还可以,本来被盯得很紧,中间却有几次峰回路转,拍到一些意外的照片。

能否拍到好照片要看运气,基本每次拍完照片,回来看总有缺憾。作为拍摄者,当我举起相机时,我总是没办法完全知道相机前面会发生什么。有时我捕捉到了我认为值得捕捉的某种神情,但只有回来处理照片时,才发现被摄者的一只手的动作不对劲,又或者人的整个表情、身体语言都对,环境也对,但画面里旁边桌子上的一只杯子却显得突兀。琐琐碎碎,这些问题总是不断碰到。

我看过一本日本人写的书《留住手艺》,里面提到一位做传统木盆的老匠人,他说虽然做了一辈子面盆,但受制于材质等因素,令他完全满意的很少。我也有同感。

拍照得有感觉,有的采访对象拍两三张,心里就有底了,有的人拍再多,可能心里都没谱。我对拍摄对象都没什么了解,事前当然会做功课查资料,但那种了解都是很表面很僵化的。因为受到采访时间的限制,拍摄通常都是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可以说我从来都不了解这些人。能否在短暂的拍摄过程中找到感觉,完全靠缘分。有感觉的时候,我好像连带着自己的感情也投入照片里,而没感觉的时候,就好像相机自己在拍。

虽然做摄影做了很多年,可直到现在出去拍片仍然紧张,直到举起相机那一刻。新闻类杂志的人物摄影不比时尚摄影,拍摄对象的状态,拍摄场地,这些都没办法掌控。采访对象如果不是处在一个令他自在的环境,几乎不可能拍出舒服的人物照。环境应该和人物的气场相合,就像彼此属于对方。

除了少数演员,大部分人面对相机的时候都有些不自然,如何让对方松弛下来也是个问题。我在和人交流方面没有什么天赋,基本只能听天由命。在拍摄一两张之后,有的采访对象会突然放松下来。也有很少的时候,人物的紧张感会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我很少让对方在相机面前微笑,除非对方是很爱笑的人,我通常会要那种难以察觉的表情,也可以说“平静”,这种表情里面有更多的可能性,没有夸张,表情太丰富的脸,除非撞个正着,不然即使不假也太使劲了。

一张好照片通常在微妙之间,差一点儿就不对劲。

我不会刻意讨拍摄对象的喜欢 ,但也不想照片引起他们的反感。不管什么样的拍摄对象,即使是充满争议的人物,他在那里准备好了给我拍 (也许怀着某种戒备),我都会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去捕捉他能打动我的一面。我比较排斥那种结果,就是我的照片只是用来证实人们对他的恶感是对的。

拍照技巧很重要,但如果一张照片的拍摄技巧而不是拍摄内容引起观者注意,恐怕就有炫技的嫌疑,技巧本身是隐在照片后面的。我个人欣赏那种真诚、老实的照片,比如德国摄影师奥古斯特。桑德,我一直喜欢他的作品。他拍摄的人物照就像早年间照相师傅拍的那种,认真,诚恳 ,没有任何花哨的东西,但人物非常耐看。

照片反映的永远都是拍摄者眼里的世界。有的摄影师看到的总是疏离,破碎,有的摄影师把什么都呈现得那样唯美,有的摄影师似乎内心充溢了对现实的愤怒,这些都不是“真实”或“不真实”所能概括的。我自己脾气坏易冲动,但能吸引我的照片却都是安静的。也许那些躁动不安的照片会害得我的情绪更加紊乱。

我对自己的期许是拍出自然朴素而真诚的照片,但是这种要求对我来说并不简单,我先得把自己弄成一个自然真诚一点的人。

摄影是什么,摄影的价值是什么,经常听到人们讨论这些,但我永远也想不清楚这类问题。我把摄影当成一门手艺。我着迷于手艺人,也希望自己能靠手艺吃饭。

相对于昂山素季,我更喜欢自己拍的那些缅甸的普通人(《穿越》曾做过一期缅甸的封面文章)。缅甸人的眉宇间都是舒展的,他们经常是一种很自在且优雅的状态,很少碰到双眉紧锁、匆匆赶路的人。缅甸是佛教国家,经济也不发达,人们的状态可能跟这种环境有关。我大概老是不自在,所以总羡慕那些自在的人。

以前我出门的时候,不管是否工作,总是随身携带相机。这两年随身带相机的习惯已经没有了,也不时会有遗憾,“唉,要是带相机就好了”,碰到某个瞬间,摄影师的惯性也会出来,但下次出门的时候还是没有带。

我有时反思这是怎么回事,我想是走到了瓶颈期,人到某个阶段就会重复自己,没办法,人就是有局限。我大概下意识里觉得要跟相机保持一点距离。此外,在拍照拍了多年之后,我越来越觉得,看比拍重要。看是在感受,拍是为了表达,年轻的时候总是想急切地告诉别人点什么,现在却觉得没那么多可说的。生活不是瞬间,生活充满不可思议。

干摄影这行,我最怕的是别人让我解释我的照片,如果照片能传递某种东西的话,照片就足以传达了,如果不能,文字再怎么补充也多余。

(作者系南方人物周刊摄影记者)

作品名称:昂山素季

刊载媒体: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时间:2012年2月13日作品影响:照片拍出了神韵,尤其是封面的这张肖像照,岁月的印迹已经非常明显,但并没有掩盖昂山素季的力量。这是一种安静的力量,虽不声张,直抵人心。

作品名称:崔健

刊载媒体: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时间:2012年10月1日作品影响:捕捉到崔健最真实的状态,不做作,不走时尚大片的风格(也没有那么奢侈的拍摄时间),抓拍到受访者“决定性瞬间”那一刻。

■大师是个手艺人

张 欢

一个关于姜晓明老师的故事是这么在江湖上流传的:周三编辑部开会,有人注意到他背了一个很精致的皮包,材料扎实,做工精细,很是让人喜欢。有人问:大师,你哪儿买的?得到的回复是“我自己做的”。

然后自然是一片惊呼声。

我不在现场,也一直没向晓明核实,但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却一直深信不疑,写到此处,眼前还能出现他微微点头,脸上有点狡黠又高兴的表情。

自己动手做个包,对于晓明来说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他在北京郊区弄了块地,直接动手盖房、修火炕、养鸡、种菜……

他喜欢亲近自然,追求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这或许因为少年时代在农场的经历。

在人物周刊,晓明更多时候被叫做“大师”,这里面既有同事们在业务上对他的钦佩,也有点调侃他不走寻常路的生活方式。

晓明大师在江湖上的地位早已毋庸多言,在我看来,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手艺人的追求,这种感觉很难用文字来形容,有点像手工作品和流水线产品的区别:每一个都不一样,都有创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在人物周刊当摄影记者不容易,留给他们表现的时间并不多——没机会棚拍,拍摄时间可能就短短几分钟,拍摄过程中文字记者还可能随时多问几个问题。“螺蛳壳里做道场”,在这种环境下能做出成绩,难度可想而知。

和晓明合作过几次,我每次电话他说时间和地点时,他都会详细问我采访对象的职业和特征,然后让我把名字发短信给他,他要提前做功课。

在采访现场,他不着急拍,让文字记者和对方先聊,偶尔抓拍几张,然后就安静听我们的采访。等到专门拍摄时,他也不会用太多的时间。

起初,我有点担心,时间这么短,能保证效果么?回头我们谈起采访对象时,他的见解回答了我的疑问:他已经做好准备,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去理解对方。

这种方法论不只是从既有资料中去分析,更多时候这是一个阅历丰富的摄影师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晓明大师在从事摄影前曾经从事过冰雕师、销售、水手等一些匪夷所思的工作。

当他真正开始拿起相机时,年纪已经不小了。张爱玲给中国的文艺青年留下了一句荼毒不浅的话“出名要趁早”,而晓明有了此前的积累,做到了厚积薄发,迅速就走出了自己的路。

他会从眉目神情气质以及举止中分析这个人的点点滴滴,这套方法一般人完全学不来,因为你没那个积淀。

见过晓明的人都说他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精瘦、双目炯炯有神、心平气和(堵车和拍摄不顺利时偶有例外)、话不多但直指问题关键。

他学瑜伽。曾经发我一张照片,画面中的他双手撑地,整个人完全垂直,后来我翻瑜伽书才知道,这是极高境界的动作。

他吃素、不沾烟酒。一次饭局(与采访无关),主人请了极稀罕的某道菜品,大师的筷子客气碰了碰,然后就奔着青菜去了。

单看这些外在细节,姜晓明却是有几分“大师”的味道。而几年前,他还是一个烟酒不离,无肉不欢,情绪热烈的家伙。

是什么让一个人有了如此大的转变?江湖传言是受了老婆的影响,平日里,两口子伉俪情深、琴瑟合鸣,一起抵抗喧嚣尘世的诸多侵扰,连吃的都能一起是青菜、水果和坚果。我一直未能亲眼见到这位石家庄姑娘,但认识的人都赞不绝口,仗义聪慧是姜夫人的标签。

有幸和大师一起出过一次长差,受教良多。在漫长的出差日子里,我想再怎么强大的外在,改变一个人也终究要靠自己。晓明老师今天能过得如此安静和平和,说到底还是要靠自身的定力。在这滚滚乱世红尘中,他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安安静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像传说中日本、德国的老手艺人一样坚守。他对生活的品质很有追求,但又能放下。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很多外在的东西看得太重,眼里是欲望,晓明虽也是这红尘中人,但眼睛明亮。

大师虽有仙风道骨和一颗不媚俗的心,但这绝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之辈。有他的地方就有欢乐,他有一种特别的幽默感,有时他暗亏几句,总能让大家哈哈一笑。

晓明的作品里精品太多了,恕不一一列举。有两组让我印象格外深刻,一张是拍摄芭蕾舞艺术家谭元元,那是一张黑白大图,主人公的美有种冷艳的锋利感,令人难以直视,那种动人心魄的感觉让我专门去搜了谭元元的舞蹈视频。看了之后感觉反倒没图片的冲击感强烈,或许这就是布列松说的“决定性瞬间”吧。外在的光、影、被拍摄对象情绪等很多因素就被刹那间捕捉到,不多一分,也不少一秒。

另外一组则是他的图片故事《回到农场》,这是一组照片,是他回到小时候成长地——黑龙江省的七星泡农场时拍摄的。故事描述了当下这个遥远北方的一个农场的点滴。照片不多,也不是那种很有冲击力的震撼感,而是让你有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情愫,让人去想一些事情。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我没法表述那种感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还是借用晓明的图片说明里一段话——回去的几天,我每天清晨四五点起床,背着相机在野甸子里走,四周是一望无垠的黑土地,一种久违的味道在晨光中弥漫,我熟悉这种味道,这是露水渗进泥土的味道。我想起了小说《飘》结尾的话:“郝思嘉站在浓雾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人们或许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不管走到哪里,只有土地才是自己的根。

能和姜晓明成为同事,我很荣幸,尤其是在那次出差中,和他的交流让我头一次去想很多事情,去思考很多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

很多当时答应的事情后来都半途而废了,比如瑜伽和吃清淡点,但是他的很多点拨让我受益颇多,有如打开另外一道门,尽管没能一直走进去,但路过时瞄上几眼风景,也是很好的。

他是一个想明白了很多事情的人,一个值得期待的手艺人型大师。(作者系南方人物周刊编辑 )

■江艺平点评

急功近利的年代,“手艺人”日见其萎。却总有一些人大隐隐于市,默默守住代代相传的手艺,默默守住“业精于勤”的古训,不求闻达,只求心安。潜心于镜头背后的姜晓明就是这样的人。珍稀,所以值得珍惜。厚重,所以值得敬重。

被拍摄者最耐人琢磨的一刻 姜晓明:好照片是意外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