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中医药康养两会提案-张伯礼 | 中食国粮·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中国也不例外。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8亿,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潜力巨大且亟待开发的市场——银发经济。在这一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出了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提案: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老年人需求,开发专属中医药特色药膳与保健食品,并推动其融入社区养老中心。
这一提案不仅响应了国家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应对策略,更为中医药康养产业开辟了一片新的蓝海。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中食国粮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论坛。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无疑为健康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慢性病管理、营养支持等健康需求也日益凸显。
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侧重于疾病的治疗,而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中医药特色药膳与保健食品,不仅有助于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
张伯礼院士的提案中,特别强调了“药食同源+社区养老”模式的落地实施。他建议构建中医药老年服务示范区,通过开发一系列兼具营养与调理功效的食品,如“红枣枸杞粥”、“山药茯苓糕”等,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健康服务。这些食品不仅口感适宜,更蕴含了中医药的精髓,能够在日常饮食中潜移默化地调理身体,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效果。
同时,张伯礼院士还提出,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模式,需要配套相应的健康科普服务。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老年人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老年人对药膳产品的认知度,更能够引导他们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避免被夸大功效甚至虚假宣传所误导。
然而,目前市场上药膳产品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药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对中医药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张伯礼院士呼吁通过食育立法来普及中医药知识,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药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施“药食同源+社区养老”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例如,日本汉方功能性饮料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据统计,日本汉方功能性饮料的年销售额已超过千亿日元。这一市场的繁荣,得益于日本政府对汉方药的重视和推广,以及消费者对汉方药认知度的提高。如果我国能够突破技术壁垒,加强药膳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完全有可能诞生下一个“国民级健康品牌”。
当然,药膳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和市场挑战。例如,如何确保药膳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如何建立有效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为了推动药膳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为药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药膳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高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在实施“药食同源+社区养老”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与社区养老中心的深度融合。社区养老中心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通过将药膳产品与社区养老中心的服务相结合,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健康服务,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药膳产品的普及和推广。
银发经济的崛起为中医药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张伯礼院士的提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开发专属中医药特色药膳与保健食品,推动“药食同源+社区养老”模式的落地实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健康服务。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共同推动药膳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强药膳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药膳品牌,让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品牌,让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药膳中医药康养两会提案-张伯礼 | 中食国粮·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